NewJeans 三周年之际,学者发声:闵熙珍与 HYBE 的纷争,远不止“经营权之争”那么简单!

NewJeans 三周年之际,学者发声:闵熙珍与 HYBE 的纷争,远不止“经营权之争”那么简单!

学术论文来源:高允和研究员,《K-pop 产业的创意、权力与性别:通过闵熙珍案例进行的结构性分析》

7月22日,是女子组合 ‘NewJeans’ 正式出道的三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节点,一篇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指出,围绕其总制作人、ADOR 前代表闵熙珍与母公司 HYBE 之间的争端,其意义已远超一场普通的商业纠纷,而是一场关于 K-Pop 产业结构、权力归属以及创意革新的深层次冲突。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高允和(音译)在其论文中明确指出,HYBE 与 ADOR 之间的经营权纷争,不应被简单视为法律或管理层面的问题,它更像一个棱镜,象征性地折射出了 K-Pop 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创意自主性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虽然在大众眼中,这起事件被简化为 “HYBE (房时爀) vs ADOR (闵熙珍)” 的二元对立,但其内核却蕴含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组织内部,创意的真正主体是谁?文化内容的生产权力,又该归属于何处?

【大资本的“控制” vs 艺术家的“自主性”】

论文分析道,HYBE 通过多年成功的战略扩张,构建了一个庞大的 “多厂牌体系”(Multi-label System),成为了 K-Pop 产业内以平台为中心的资本巨头的象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闵熙珍则通过 ADOR 这个相对独立的厂牌,坚持实践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哲学和实验性内容。高研究员认为,这两者之间的激烈碰撞,最终揭示了 “组织所能控制的创意[1]”与“个人独立的艺术愿景[2]”之间的权力博弈。

HYBE 自2020年起全面推行多厂牌体系,旗下整合了 BIGHIT MUSIC、Source Music、Pledis Entertainment、ADOR 等多个厂牌。高研究员指出:“这个体系虽然名义上是为了保障厂牌的自主性,以实现风格多样化,但实际上,随着公司规模的急剧扩张,其运作模式更倾向于形成一个中央集权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厂牌原有的自主性,将不可避免地被纳入整个大系统的‘协调’与‘控制’之中。

当一个富有创见的制作人为了实现自己独特的艺术企划,而要求更高程度的独立性时,这种体系内部的结构性紧张就会被瞬间点燃。高研究员判断,闵熙珍正是将自主创作和品牌独立性视为其工作的核心价值,并通过 NewJeans 这个项目,成功地为市场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大型资本 K-Pop 公式的“替代方案”。

因此,“双方的矛盾,不应被简单解读为经营权之争,而应被解读为创作主体性与资本权力发生碰撞时,所暴露出的结构性矛盾。” 在内容创作者试图扩展其自主性和灵活性的过程中,当系统和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的创意和独立性就会受到威胁,这自然会导致创作者与产业权力之间产生裂痕。

【管理学理论下的“探索”与“利用”】

高研究员还创新性地运用了管理学中的 “利用与探索”(Exploitation & Exploration) 理论来分析此次事件。

  • 利用 (Exploitation): 指的是基于现有成功经验和技术,最大化当前效率,注重短期稳定和优化。
  • 探索 (Exploration): 指的是甘愿承担风险,去尝试和寻找新知识、新市场的实验性行为。

一个组织想要基业长青,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高研究员认为:“以‘探索’式创新起家的 HYBE,在成长为巨型企业后,其重心逐渐从‘探索’转向了‘利用’,即构建基于已验证系统和艺人品牌的稳定盈利模式。而 ADOR (闵熙珍) 则通过颠覆或绕开传统 K-Pop 语法的多层次实验,试图开启新的可能性,其成果就是 NewJeans 这个拥有独特感性的艺术品。”

最终,一个组织的成功需要“利用”和“探索”的平衡。偏重“利用”会使其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中被淘汰,而偏重“探索”则可能导致短期混乱和资源浪费。因此,组织需要具备同时进行这两种活动的能力,以实现稳定与创新的并行。

高研究员指出:“从闵熙珍不惜冒险进行多样化‘探索’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她不仅是一个有创意的艺术家,更是一个试图构建以音乐制作人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策划者。” 因此,她与 HYBE 的冲突,最终可以归结为一个本质问题:“究竟谁有权定义内容?创意和革新,又该归属于谁?”

然而,这种充满创意和革新的个人愿景,在以资本为中心的大型企业结构中,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威胁。

高研究员进一步分析道:“事实上,在纷争初期,HYBE 指控 ADOR 管理层试图‘篡夺经营权’,这迅速将事件的焦点引向了创作主体的独立性与公司所有权之间的冲突。在此过程中,闵熙珍在媒体面前所展现的‘自我呈现’(或称‘印象管理’),正如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理论(戏剧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复杂地构建并选择了自己在‘前台’和‘后台’的不同形象。这不仅展现了她作为领导者的一面,也生动地揭示了一位女性策划人,是如何在公共舞台上被卷入复杂的‘形象政治’ [3]之中的。”

因此,高研究员总结道,HYBE 与闵熙珍的纷争,绝不能被简单地归类为一个“失败的经营冲突案例”。

她认为:“这是在创意与控制、实验与稳定、性别与权力等多个维度交织的节点上,发生的一次高密度的产业内部冲突,也是未来 K-Pop 产业将不断面临的结构性争议的一次重要预演。” 她补充说,为了 K-Pop 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社会需要对这类冲突经验进行结构性的分析研究,建立能够从制度上保护创意主体的机制,并促进大众认识的转变。

动态综合

【合约纠纷时间线全梳理】无法尽情欢庆的三周年:NewJeans 深陷合约泥潭,何时能重返舞台?

2025-7-22 11:58:50

动态综合

韩国最会“玩梗”的高中毕业照来了!学生神还原房时爀与美女网红的“洛杉矶街拍”

2025-7-22 23:04:00

历史评论存档
1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